返回列表 发帖

故乡的斗笠

    故乡雨水颇多,春夏田间劳作时须常戴斗笠,披蓑衣。儿时放牛也要戴斗笠,拔猪草的少年也要戴斗笠,暴风雨停后,往背后一推,一根细棕绳便把斗笠挂在肩膀上。三月斜风细雨时,田野间云烟缭绕,春光弥漫,这个季节都是属于斗笠的。村里野外、田头田边、山梁山下、村道小巷中随处都可见斗笠的风姿。
   故乡也多竹。有躯干高大的毛竹,还有高雅娟秀的观音竹,还有形态各异的苦竹,水竹……还有那伟岸而散漫的樟树,走进故乡,就如走进了一个荟萃的竹世界,但走出故乡,却无法走出那风吹竹摇的欢歌。离乡多年了,每有微风吹过,耳畔仍会响起故乡那如耳语、似幽吟的沥沥竹声。
    故乡人心灵手巧,能用竹编制出许多生活用品来。传统的竹箩、竹篮、竹床、竹椅、竹席,晒垫自不必说,竹箱、竹篓、竹笠等等更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故乡大多数农家人都会编斗笠。每当夜幕降临,或是月挂中天,或是大雨滂沱时,在大田劳作了一天的乡亲们吃过饭,便拿一个竹凳坐了精心地编。一双双看似笨拙的手,却是那么熟练、轻巧地游离在竹篾间。那些顽皮的七八岁上的孩子,此刻也会收拢一颗撒野的心,依偎在大人身边,一丝不苟地帮着刮篾青、打竹片。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编制着竹器,一边议论着村前村后的新鲜事,议论着年内该给那个儿女添置件粗布衣,议论着儿女的婚事……还有那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农家趣事,给家庭带来了和睦温馨,也增添了大家对未来的希望。
   斗笠是用竹篾编成帽状骨架,然后铺衬箬竹叶棕丝而成,是过去故乡农家劳动群众普遍使用,而不可或缺的雨具。大小规格不一,最大的有80公分宽,斗笠均以竹篾、箬竹叶棕丝为基本原料织就而成。大多数为尖顶。精工者用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之上夹一层桐油纸。为使其耐用美观,并书写名号者,用者视为珍品。
   斗笠是当年劳苦大众的象征,现代人要看到斗笠,那也只能在电影或画报中看到,偶尔也会出现在依山傍水风景区,嬉笑声中,游人戴斗笠穿蓑衣,手握竹篙站在竹筏上摄影。其实戴斗笠并不那么轻松,个中滋味只有那个时代的农村人知道。那时侯的家乡落后贫困,农家孩子过早地品尝人生的艰辛,当城里人家的孩子,还在淘气撒娇的时候,农家孩子就已戴着斗笠活跃在乡间原野上,帮助父母谋求生计。于是很羡慕能撑雨伞背书包上学的城里同龄人,一旦得知自己能够去读书,别提多高兴,背起妈妈用洗的发了白的化肥编织袋,一针一线缝就的书包,却不敢奢望有雨伞与鞋,戴着斗笠赤着脚兴高采烈的上学去。
   在故乡,斗笠是很平常的,是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却能与镰刀、锄头和蓑衣一起静静地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很艰辛的,但也是欢愉的,同时也蓄满苍凉的忧郁。当踏耙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土里田间归来,斗笠下是一蓬熟悉的棕蓑,把那身材高大的耕夫包裹在里面。秋天的雨水,透骨地凉。阴雨天,农家汉子习惯了这样的一身装扮。解下斗笠和棕蓑三抖两抖,再挂上墙头的竹钉。黄昏时的斗笠和棕蓑,显得灰暗,单薄,猥琐。不像遇长旱不雨时,斗笠和棕蓑几个月闲挂在墙头上,挂成了故乡农家的风景。
   离开故乡后,便再没有见过斗笠的影子,时过境迁,这道斗笠的风景线只能成为追忆了……………
收藏 分享
传承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

斗笠既熟悉又陌生。

TOP

回复 1# 漂萍


    此位作者可能不是土生土长的上砂人,笠麻怎么叫斗笠呢?
[img][/img]上砂活动龙首,名字很不错,上砂未来的名人应该在这里出现。

TOP

叫斗笠比较大众化,让外乡人容易接受

TOP

回复 3# 龙首


    本人确实不是土生土长的上砂人!上砂只是我爷爷的故乡,我父亲的故乡!斗笠在客家音确实为“笠麻”,但一般通用术语还是称之为“斗笠!”由此可见三楼也为孤陋寡闻。只知有上砂而已!!!
传承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

TOP

返回列表
baidu
互联网 www.515421.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揭阳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44522230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