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潮汕庄氏

先转贴一个有关庄氏的:说“庄”道“严”与庄氏入潮

潮汕庄姓现超十五万,分布潮州、潮阳、澄海、普宁等地;严姓较少,约在千人之内

“庄严”一词是由近义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庄”即是“严”即是“庄”。说起来有趣,潮汕庄氏与严姓,原本也是一家,或者说,“庄”是从“严”分出来的。
庄严本是一家
庄姓原出楚国楚庄王之后。“庄王”是他死后的谥号,他的后代就以谥为姓。至东汉时才分出个“严”姓。汉明帝名“庄”,因要避讳,“庄”须改姓。有臣子建议将“庄”姓改为“严”氏,音变了,意义却没变。这个建议得到明帝的批准和社会认同,从此中国就有了“严”这个姓氏。汉代之后,已没有必要为明帝避讳,已改姓严的大部分恢复原姓庄,但小部分没有改。如受到光武帝特别尊敬的严光严子陵因为太出名了,所以没有改也不便改,历史上一直称他严光,只有少数典籍称他庄光,就是这个缘故。严光的后代也就一直以严为姓。这庄与严的关系是整个中国庄氏的事情,当然并不局限于潮汕,但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潮汕严姓为何较少原因。
庄哲兄弟毁家迎宋帝
庄氏入闽较早,随陈元光父子率兵平漳潮“蛮獠啸乱”的部将中就一位一名叫庄肃鸾的。战事结束后,庄肃鸾携眷居漳州。到了唐末五代初,王潮王审知提兵由河南入闽,他们的外甥庄森同行,后择地居泉州,这一派称庄森为开闽、开潮始祖。宋末,宋端宗被元兵一路追赶,逃到泉州。招抚使蒲寿庚准备献城降元,拒纳南宋小朝廷。泉州庄氏此时已是富甲一方,为泉城望族。庄森的第十五代庄哲、庄光兄弟毁家抒难,变卖家产作军需,外出城南七里迎端宗。他们的家丁和端宗部队会合后也不敢再入城,庄氏兄弟保护端宗继续南逃进入潮州。
庄光入潮隐江东
庄哲后裔移果陇
宋室灭亡后,庄哲兄弟被乱兵冲散,庄哲逃回福建同安,在同安落户立籍,今日同安庄氏,便是其后裔。庄光留住潮州,隐居今之潮州江东镇上庄。后又分迁秋溪都庄(今之庵埠)及潮阳新兴乡豪波,再迁新龙(今属和平镇)。明泓治年间,同安庄氏又有一支移居普宁,创村建乡,是为果陇庄氏。果陇庄氏为潮汕庄氏第一聚居地,人口达三万之众,其次是潮州江东镇之中庄,人口有二万多,连同上庄下庄,总人口又超过三万。再其次是潮阳之峡山镇之上东浦、西胪镇之东凤。潮阳有庄氏人口共三万七千多,澄海有姓庄者二千,绝大部分是从庵埠庄陇迁来。庄陇现有庄姓三千。估计,全潮汕庄氏人数当在十五万以上。
潮汕庄氏的著名人物有大家熟悉的庄世平,还有庄明瑞、曾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的庄根南少将等。反面人则有洪之政的“智囊”庄生雁。
自汉代由庄改严之后再没有改回本姓的那一部分严氏,在全国人口一直很少。台湾的姓氏学者也找不到他们入闽入台的线索,潮汕也一样,潮阳有严姓一百四十,澄海不上百,估计全潮汕在千人之内。潮阳有宋代进士严祖洽。

转自《汕头特区晚报》

收藏 分享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

源远流长 脉脉相连一庄氏入潮史实
庄 严
先有“庄” 后有“严”
6月3日《潮汕文化》版刊登一篇《说“庄”道“严”与庄氏人潮》的文章,该文有多处提法笔者不敢认同。其中写道:“潮汕庄氏与严姓,原本也是一家,或者说,‘庄’是从‘严’分出来的。”查《辞源》“严”字条目,注明严姓:“本庄姓。楚庄王后。以谥为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汉明帝在位时,政令难于通达偏山僻野的地方,尚有少数人还以庄姓。汉明帝死后,也有些人恢复庄姓。至魏、晋、南北朝时恢复庄姓的人渐多。从而庄严两姓行于世。“庄”是恢复原姓,“严”是保留姓严。这都说明先有“庄”后有“严”,怎么能说“庄”是从“严”分出来的呢?
该文论述庄氏人潮时写道:“明弘治年间,同安庄氏又有一支移居普宁,创村建乡,是为果陇庄氏。”“果陇庄氏为潮汕庄氏第一聚居地”。这与史实也有所不符。
三易居地定庄陇
1967年冬出版的《华南庄氏族谱》、《香港庄严宗亲一九六五年会刊》以及今年1月8日全国修编《庄氏族谱》第2期简报有关资料表明,在果陇创村建乡的庄氏不是从同安而来,而是潮安庵埠庄陇开基始祖的子孙迁移过去的。
庵埠庄陇开基始祖庄公从,系庄森派下四房12代孙祐孙第五子,在南宋末从晋江青阳往潮州任宣教郎。这个年代比明弘治年代早200多年。当时南宋末,朝政日坏,国势益危,福建时局动荡。庄公从决定在潮州安居乐业,娶鮀江翁氏为妻,传生子4人。为给子孙找个好的居地,三次选址。初到潮阳县铁山牛眠埔(今普宁),嫌其山林荒凉,迁揭阳牛湖塘口暂住,又嫌此处不理想,最后迁至海阳县(令潮安)龙溪庄陇。这是块宜耕宜种,宜蕃衍生息的好地方,故在此开辟建村,故曰庄陇。寿终后夫妇合葬桑浦山,俗称粪箕园狗眠地。穴势山情确如睡犬。
果陇庄姓来自庵埠
庄公从系庄森派下第13代孙,祖居晋江青阳。他在庄陇创基,后代子孙分布潮汕各地。其中到潮阳县果陇(今普宁)开基的就是他的次子庄敌。庄敌携其第4子纯靖从庄陇迁果陇。宋末元初,时有扰攘,传至第4代还非常艰辛,幸逢国运转盛,到明代弘治年间,其第6代孙南溪、大平重振基业,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相传20朵代裔孙10万多人。住果陇18000,其中南溪派下14000,大平派下3000多。侨居东南亚15000多,泰国50000多。港、澳、台8500多。分布全国各地3000多。其后代子孙人才辈出。清代庄起凤家“一门四进士、六子五登科”被当地传为佳话。庄起凤子镇潘、长孙家荃、三孙家龙从道光十五年(1835)年到光绪十六年(1890)55年间出了4名进士。除了六子早卒外,5个儿子都被诰封为振威将军、武威将军等职。现代也人才济济,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县团级以上干部20多人,大专以上300多人。
上砂才是潮汕庄氏第一聚居地
庄氏入潮现在裔孙最多的还有一派系,那就是庄森长房第17代孙庄罗,字潜斋。庄罗仕宋,功授散骑都尉,历官东南帅府兵马钤辖使。景炎中宋帝南狩,泉州蒲寿庚作乱,庄罗偕本家兄弟护驾人潮。后来到潮阳县铁山牛眠埔暂住。未已奉诏勤王,备兵江西,协助文天祥抗击元兵,封护国将军。不幸溃师于江西汀泽津,文天祥在海丰被俘,庄罗以身殉国。陆秀夫身负帝昺投海身亡。宋亡,庄罗夫人黄太为避难,携其第三子庄诏从潮阳铁山牛眠埔(今普宁)迁至海丰县吉康都沙坑垌(今揭西县上砂镇)为家。这里地处山区,十分荒凉。当时避难,世事一空,家计萧条。黄太虽出身朱门绅女,但能劳苦营家,且理锄耘,家道逐渐转机,庄诏能在上砂开基立业,皆赖其母之力。庄诏娶潘氏为妻,生子3人,长子文达、次子文仲、三子文德。长子后代迁兴宁,次子后代迁海丰,三子留守上砂。传至第5代尚孤苦伶仃,摇摇欲坠。幸子孙后代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终获枝多叶茂,基业牢固。自宋以来720多年,一脉相传已有28代裔孙11万多人,全属庄诏一人所传,实属少见。
上砂镇方园129平方公里,23个管区、143个自然村,除边沿地区300多人其他姓氏外,5万多人全姓庄,这才是潮汕三市庄姓人口最多的聚居地。
庄诏后代裔孙6万多人迁居国内和海外,他们不忘文武安家之祖训,刻苦耐劳,灵活应变,在外地立住脚。富裕了的上砂人,纷纷回乡建桥修路,兴医建校。现在是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私人宾馆式的高楼处处林立,真是旧貌换新颜。应证了宗祠对联:“都督家声远,状元门第新。”
庄森派下入潮安、饶平等地不再一一交代,分布在潮汕三市周边地区也很多,可谓源远流长,脉脉相连。

转自《如今风物冠南方》(《潮汕文化》第四集)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

TOP

返回列表
baidu
互联网 www.515421.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揭阳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44522230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