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 上砂网搜索
 网站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在他乡 > 上砂人
  • 小学没毕业,连出三诗集--庄近昌

  •       

        有位老人,名庄近昌,广东揭西县上砂活动村人,古稀之年,膝下三男一女,子孙满堂。为人德高望重,对子女呕心沥血,辅幼成才,现仍赋诗作词,延续文学梦,以示后人。虽只与他谋面几次,却深深感受到他对文学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及梦想。笔耕数十年如一日,创作热情日益高涨,屡试不爽,笔锋圆润,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喜闻乐见,让人钦佩。
        原来,我对上砂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说来也巧,来深圳为追求自己的教育梦想,和上砂庄氏宗亲小珍两厢情愿,喜结连理。从此,与上砂唇齿相依。上砂地处揭西县城西北端。西南与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毗邻,东南与本县五云镇相连,北部与梅州市五华县桥江、梅林、龙村镇接壤。上砂山峦绵延起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天地广阔,历史悠久,独特的客家民俗和各种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得天独厚,流连往返。
        认识庄近昌叔公太是由于我爱人的缘故,因为其儿子任叔公是一个非常热心助人,仁义厚德的人,时常联络。一日,去公园大地拜访任叔公,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坐在一旁,拉拉家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们聊得非常投机,叔公太的社会积累,生活沉淀,趣味横生,无不让我受益匪浅,真所谓“夕阳无限好”,老有所为身康健,人间处处皆温情!
        据近叔公太介绍,他自谦家贫少识,虽然只有初小的学识,但对诗词的爱好、对文学的追求一直都没变。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身边的事成了老人创作诗词的灵感源泉。其业余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在诗词园地上辛勤耕耘数十年,老人收获颇多。现在,庄近昌的诗词作品频见于龙岗各种诗词杂志,并发表于各报刊,作品也多次获得诗词原创金奖。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老人的诗词作品创作发自心底,来源生活。《庄近昌诗集》等作品不仅赞美着美丽的上砂,也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龙岗的巨大变化及伟大成就,也道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生乐趣。老人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赞美生活,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在老人的脑海中栩栩如生,然而把生活中的美用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语言朴实无华,受到了许多诗词爱好者的喜欢和传诵。
        古人写诗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严谨态度,近叔公太也不例外。要是写诗翻来覆去怎么也锤炼不出下两句,老人在家里可呆不住了,顾不上深更半夜便悄悄起来琢磨几句。非得吟出一句,老人这才得以安心睡觉。吾等后生决心向叔公太学习,走自己的文学路,追求自己的文学人生。(丁清尚






          (记者 孙中春)庄近昌老人已经81岁了,家住龙岗区中心城公园大地小区。谁能想到,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他,刚刚学习写作诗歌才5年,就出版了三部诗集,第四部正准备出版。写作时遇到不会写的字词,老人就向上大学的孙子学习。

    “还能活多少年,就写多少年。”老人开心地说。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乐观健谈,是庄近昌老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5月9日下午,在龙城公园见到老人时,他刚刚在文博会龙园分会场完成以文博会为题材的一首诗歌文博会展百花园,欢迎万众来参观。老者欲想试一首,可惜文耕笔已干。文博会上有创意,墨汁能创高科技。吾腹无文由他办,应该选到筛下企。

    这首诗,是因为庄近昌老人知道深圳文博会就要开幕了,特地去龙园分会场实地体验后提笔写出的。老人家说,从揭西老家来深圳生活快20年了,对深圳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深圳的方方面面成为创作诗歌的无尽源泉。

    庄近昌老人1940年进入校园读书,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只是断断续续地读了4年的小学。老人跟随儿子来到深圳打拼后,开始读书看报,增加知识量,经济上也宽松起来。谈起老人的诗歌创作,还是5年前的事情。那时候,他在龙岗认识了一位研究客家山歌的学者,从而走上创作诗歌的道路。5年里,他创作现代客家山歌,续写客家山歌传承的同时,庄近昌在诗歌创作上更为突,出版了个人诗集三部;他是“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看到有灵感的事情就写。”

    在老人家中,卧室和书房内都摆满了书,其中以诗歌写作常识和各种诗集为主。老人深深爱着诗歌,家人也十分支持。老人只管创作,出版等事情全由儿子负责。每当老人坐在书桌前写作时,老伴就会端来热茶,然后坐在旁边深情地看着。而庄近昌每当遇到不会写的字词时,直接拿起电话问正在读大学的孙子。“活到老,就要学到老”,老人经常与孙子一起学习大学语文。

    庄近昌身体健康,每天清晨都会到龙城公园打上一个多小时的羽毛球。老人也十分热爱公益,将出版的诗集捐赠给十余所中小学校,龙岗区图书馆也有他的馈赠.


  • 下一篇:感谢庄颂源先生捐资助学
  • 上一篇:热烈祝贺新岭庄宇星同学考入清华大学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