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 上砂网搜索
 网站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砂情公益心 > 人物事迹
  • 上砂镇一位母亲的真实故事!

  •  

     

            十七的庄任发明天就要起程了。他要从家乡揭西县上砂镇搭上直达广州的客车,然后再专乘火车,去北京。> >

             庄任发今年考上了北京物资学院,对庄任发来说,这是一个新梦想的开始。几个哥哥特地从外地赶到家里,为最小的弟弟送行。在庄任发要启程的前几天,二哥庄任强提议几兄弟到山上去为妈妈再打一次茅草,马上得到了热烈响应。他们打回来三大捆最好的茅草,晒干,象多年来一样,他们用特制的大木槌将茅草细心捶软,然后看着他们的母亲坐在矮屋门槛边扎扫帚。母亲一边娴熟地编织着,一边象往常一样唠叨着叮嘱庄任发要好好读书。> 几个兄弟静静地看着,一言不发,泪水不停地流下来。

      庄家有四个儿子,庄任发是第四个大学生。只有几个兄弟最清楚,妈妈二十多年来是怎样过来的。

           相对珠江三角洲的城镇来说,揭西应该属于广东的扶贫县。上砂镇离揭西县城二十多公里,四面是山,是个很美丽的地方。清洌的上砂江静静地从镇上穿过,它汇入榕江,流经数百里的山区,从汕头流入南海。

          但是美丽不等于富裕,这个99%都姓庄的纯客家小镇没有过上象广东沿海地区小镇那样的生活,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山坳间的稻田,以及山上种植的橄榄、生姜和茶叶。早些年镇上不少人都到经济发达的深圳、广州等地打工,不少人在外面发了财,镇上那些崭新的楼房大都是那些发了财的人回来建的。

         庄任发的母亲吴春兰今年60岁了,从嫁到上砂村那天起,就没有过上多少好日子。丈夫庄汝贝老实交巴,劳累之余能喝上一口米酒是他比较满意的生活目标,但在大儿子毕业工作以前,连这个目标都不能经常实现,因为他穷。他分有一块不足一亩的地,以前种过水稻,但不够养活全家,吴春兰就全种上了蔬菜,拿到镇上去卖,换回来红薯和食盐。

         庄汝贝和吴春兰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一个女孩,四个男孩。庄汝贝和吴春兰都没读过书,所以他们就想不管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读上书。

           只靠卖那几分地的蔬菜连糊口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让孩子们都能背着书包去学校,就显得更加困难了。吴春兰首先想到养猪。于是她每天都挑着木桶去镇上收集人家的潲水,到山上打猪吃的野草,把孩子们的学费都寄望到那几只猪仔身上。等到第三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种菜和养猪变成的钱又跟不上全家的开支了。吴春兰就开始思忖山上到处长着的香茅草,那都是扎扫帚的好材料。

    就这样,吴春兰除了下地种菜、煮食喂猪,乘下的时间她都坐到破旧的小屋门槛前,一把一把地扎着那种乡里人常用的茅草扫帚。

      一扎就是二十年。吴春兰用那双满是厚茧的手,支撑着这个家,支撑着孩子们从小学到中学,再从中学到大学。80年前后,一把这样的扫帚只能卖两毛钱,现在已经卖到了两块。在最困难的时候,吴春兰曾经把上百把扫帚当作学费送给学校。到了后来,学校老师们一致同意全校的扫帚都订用吴妈妈扎的扫帚,这样,扎扫帚真正成了孩子们学费的主要来源。二哥庄任强统计过这样的数字:妈妈平均每天要扎5把扫帚,近二十年妈妈扎过的扫帚应该在3万把以上。

      镇政府这些年来也尽量帮助这个令人钦佩的家庭,乡亲邻里也经常接济他们,使他们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没让一个孩子停过一天的学习。

      穷人的孩子懂事,都很争气。在今天仍是破旧不堪不小屋中,两面墙上贴满了孩子们获得的各种奖状。那是吴春兰最喜欢看的东西,是吴春兰多年来引以为豪的骄傲。

    1986年8月,大哥考上了福建华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州石油化工总公司;92年二哥庄任强被广东政法学院录取,96年成了广州市公安局的一员;95年,三哥庄任兴接到了天津轻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今年,小弟庄任发又要离开妈妈了…… 

          吴春兰为庄任发收拾行囊要送他远行那两天,大型纪实电视片《客家人》摄制组正好在揭西拍外景,闻讯赶到上砂,跟踪拍摄了庄任发一家人一天的生活。拍到庄任发要上车了,吴春兰终于哭出声时,摄制组的工作人员都流下了眼泪,连导演王晓峰都不得不转过身脱下眼镜去拭眼睛。 孩子们都到外面的世界去了,吴春兰在这间小屋里还要继续扎着那把扫帚。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虽然有两个哥哥在帮他们了,但是学费很贵,吴春兰还是要扎下去。吴春兰没有想过她住的这间小屋将来是不是会变成邻居那样的小洋楼,也不想再老些以后会到哪一个儿子那里去住,但是,她已经感到很幸福了。孩子们的幸福,就是她的幸福,这是吴春兰为之辛苦几十年的真实想法。 吴春兰是客家人。她是一位客家母亲。


  • 下一篇:"亿万富翁"庄永竞
  • 上一篇:读书有困难政府社会献爱心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