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 上砂网搜索
 网站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行政机构 > 镇政府 > 公告与提醒
  • 口蹄疫的治疗与防范

  •  各地出现猪口蹄疫情,请大家关注一下平时的食肉卫生,现将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法和现象向大家说明一下!

         最近众多猪病网的网友反映很多地区发生口蹄疫疫情,多以口蹄溃烂为主,心肌炎型发生率没有往年高,但也使猪群生长速度受到抑制,严重者还会引起死亡,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黏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
                                                  病种特征

    猪:潜伏期为1~2天。症状以蹄部水疱为主。病初体温升高达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不久在口腔黏膜形成小水疱或糜烂,蹄冠、蹄叉、蹄踵等处形成米粒大或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出血性溃疡面。如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可侵害蹄叶,使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常卧地不起。病猪的鼻盘、乳房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哺乳子猪多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为60%~80%。  
    治疗:干扰素 +转移因子   分别肌注   聚维酮碘消毒  板蓝根+头孢肌注增强免疫   防止继发感染
    !!

                                                       临诊症状
                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蹄冠、趾间、蹄踵出现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破溃后露出鲜红色烂斑;若有细菌感染,则局部化脓坏死,可引起蹄壳脱落,跛行不能站立。约30~40%的病猪在鼻镜和口腔粘膜上有水泡和烂斑,并有流涎。鼻盘和母猪的乳头也可见到水泡和烂斑。常迅速传遍全群,新发病区病死率可达20%左右。哺乳母猪的乳头常出现水泡,引起疼痛而拒绝哺乳;哺乳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或四肢麻痹,衰弱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大猪解剖一般特征性病变,少数可见胃肠出血性炎症。仔猪呈现典型的“虎斑心”,心肌外出现黄色条纹斑,心外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个别肺有不肿或气肿现象。 

                 
                                             病原鉴定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的特点,发病地区必须采取水疱液和水疱皮,迅速送到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才能作出确诊和鉴定出病毒型,才能采取针对性强的控制措施。 

                 
       鉴别诊断
                  注意与猪水疱病、猪水疱诊和猪水疱性口炎鉴别。 
      防治方法
                  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有问题及时在猪病门诊提出,如疑为口蹄疫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采集病料送检;对发病现场进行封锁,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执行严格的封锁措施,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理;对猪舍、环境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严格消毒;病猪隔离,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促进口腔和蹄早日康复;体重达到一定重量的病猪,经有关部门批准,可集中屠宰,按食品卫生部门的有关法规处理。一定要作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扩散传播。发病地区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有一定预防效果。 

                 
        防治措施   处方1

                  (1)口蹄疫抗血清 25ml 用法:一次肌肉或静脉注射,按1kg体重0.5ml用药。
                
                  (2)0.1%高锰酸钾溶液 适量碘甘油或1%-2%龙胆紫液 适量用法: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溶液。

            
      处方2

                  冰冰片5g 硼砂5g 黄连5g 明矾5g 儿茶5g 用法:患部以消毒水洗净后,研末撒布
                
       处方3

                  贯众散贯众15g 桔梗12g 山豆根15g 连翘12g 大黄12g 赤芍9g生地9g 花粉9g 荆芥9g 木通9g 甘草9g
                绿豆粉30g 用法:共研末加蜂蜜100g为引,开水冲服,每日一剂,连用2-3剂。


       处方4
                  治疗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洗漱,糜烂面上可涂以1%到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KI5g、酒精100毫升、溶解后加入甘油100毫升),也可用冰硼散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到3%硼酸水洗涤,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他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防止乳房炎恶性口蹄疫病畜出局部治疗外,可用强心剂和补剂
                如 安那如 葡萄糖盐水等,用结晶樟脑口服 每天两次 每次五到八克 可收良效!!!!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上以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快,流行面大,对仔猪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防疫,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流行特点
                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有时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猪还能发病,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猪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达到高峰,但在大型猪场及生猪集中的仓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常呈跳跃式流行,主要发生于集中饲养的猪场、仓库,城郊猪场及交通沿线;畜产品、人、动物、运输工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猪口蹄疫有治疗方法吗
     
     
           猪口蹄疫的发病与其它传染病一样,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猪群三个要素构成,即传染三部曲,如缺少其一要素,猪口蹄就不会发生。所以根据这一原理和口蹄疫病原学特点,采用综合性措施,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立高免猪群,从而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发展。
        1、全面封闭猪场,杜绝传染源进入猪场
        猪场应保证生产区与外界环境有良好的隔离措施,做好猪场废物、污水处理和杀灭苍蝇、灭鼠等工作。
        严禁外人及车辆进入猪场生产区,买猪车及人员必须严格消毒两次后才能进入上猪台装猪,装猪台必须安放在猪场外面,由场部运猪车将猪运出场外装猪台,销售猪只人员必须是本场后勤工作者,生产区人员不能参与,而且卖完猪后必须严格消毒后,方可离开。
        生产区人员应在猪场门口工作间(猪场应设更衣室和沐浴间,且装有消毒灯一紫外线灯),换衣、换鞋、帽、洗手消毒后或冲凉沐浴后再脚踏消毒池,才能进入生产区,后经猪栏舍门口消毒池(猪栏门口应设消毒盆),再进入猪舍工作。
        上级主管职能部门要来猪场检查工作,必须冲凉(用温和消毒水冲洗)后,更换衣服,鞋袜等,才能进入,作为猪场主职领导必须事前给他们说清楚,以免误解,这也是出于防止疾病乘机传染的需要。
        在猪场工作所有员工,要遵守自身防疫制度,不到街市买畜类食品(猪、牛、羊肉),不到疫区做事,不到猪场外帮别人医猪、医牛等。如休假或到远程地方,回来后必须隔离2天。3天或用消毒水冲凉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工作。
        猪场应提供猪场员工必要肉食(猪肉),避免员工到街市购买,定期发放防疫用品、衣服、鞋袜、帽等,定期培训员工,指导他们工作及注意防疫意识。
        外购饲料原材料不能用运猪车装运,这一点也要注意提防。
        2、强化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
        猪场应高度重视消毒工作,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和杀灭传染源的有效措施。应选用目前对猪口蹄疫敏感的消毒药(如活性氯或复合醛安灭杀等),根据实际需要稀释使用,定期对生活管理区、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箱等场所、工具先严格冲洗干净后再进行消毒。
        3、加强免疫接种,建立高免猪群
        用猪口蹄疫灭活疫苗或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进行免疫,可按说明使用或据实况使用,种公猪每年接种3次,每隔4个月l次,后备公、母猪在配种前间隔30天免疫2次,种母猪配种前接种l次,分娩前l个月再次接种l次,确保哺乳和保育仔猪对口蹄疫有较强的抵抗力。仔猪在断奶后70天左右注射口蹄疫苗l次,商品猪出栏前一个月左右再注射1次,预防运输途中或在屠宰场时发病。
        4、建立信息网,尽知养猪疫情。
        发现周边有疫情时,必须加强领导责任制,布置有关疫情处理措施,必要时再加一次猪口蹄疫苗注射。
        可迅速对全场猪群采血化验(进行抽检),种猪群、保育仔猪、哺乳仔猪,育肥猪各按比例,查看猪群口蹄疫的抗体情况,如发现抗体欠佳时,即时采取补救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到有疫情猪场引种,如需引种,必须隔离2个。3个月后及注射口蹄疫苗后,再经抽血化验合格方可与猪场混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下一篇:致上砂所有乡亲的倡议书(视频)
  • 上一篇:世卫组织公布防范甲型H1N1流感措施
  栏目分类